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而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就是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对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改革教育体制,是为了使教育能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走出教育发展的新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1985年5月27目、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教育体制改革
决定》分为五个部分:①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②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③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④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华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⑤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根据《决定》有关精神,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经过改革,使基础教育得到切实的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广泛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潜力和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
为了指导21世纪初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H(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有关教育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到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批重点学科。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
(2)教育的结构:《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要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扣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另外,还要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
(3)在办学体制上,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啊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并逐步实行收费制度,改变“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
(5)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要努力实现“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