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为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更新和专业设置提供了可能的客观条件;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又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掌握生产中所需的知识和技术,这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专业设置提出了要求。从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庄于时代不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各个时代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生产力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同,学校的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各不相同。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教学内容主要是哲学、法律、宗教、文法等古典人文学科和统治者需要的军事训练科目,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所占比例甚少。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知识量激增,知识更新加快,不断促进着学校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学科设置的增加和调整。生物工程、光电纤维、电子计算机等陆续进入课程领域,许多新兴学科开始逐渐取代陈旧古老的学科门类。
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影响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设备也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反映。古代落后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当时的学校只能采取单一枯燥的口头讲授方法、粉笔加黑板的教学设备、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去传授知识经验。因此,教师注入灌输和学生呆读死记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工业革命后,生产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面积的班级授课取代了师傅带徒弟式的个别施教,生动的直观教学、演示实验、参观实习等教育方法开始进入教学领域,辅助教师的口头讲授,改变了以往注入式教学枯燥单调的状况,电影电视、录音录像、人造卫星、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使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获得新的生机,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