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大家的印象里,汉语拼音和普通话语音是一个意思,实则不然。在《实用播音教程》一书中(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用书),普通话语音不仅仅包含声母、韵母的发音学习,还包含声调、语流音变的学习,就连我们平时认为的声韵母和普通话语音当中的声韵母也是有所区别的。
那为什么不一样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学习的汉语拼音是从教学的角度,为方便教学服务的;而普通话语音是从声学的角度,为发声而服务的。所以汉语拼音与普通话语音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比如像汉语拼音里,为方便大家拼读,会有y、w这两个隔音字母;而在普通话语音中,却只有21个声母。
再比如像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为了方便教学,所教授的声母发音都会加上韵母o或e或i,变成发声响亮、声带颤动的“声母”;但是在普通话语音中,声母是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发声微弱,大多数声母发音时声带是不颤动的。
02
简单的了解了汉语拼音与普通话语音的不同后。那我们来看看,在普通话语音中,声母发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声母,是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在普通话发音中,有90%的发音是需要用到声母的。而声母也会根据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以及是否送气、送气强弱而进行不同区分。
一、按发音部位分类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发声时舌头和唇部的变化来进行发音的区分,声母按发音部位可以分为 7类,分别是:
1、双唇阻:b、p、m
2、唇齿阻:f
3、舌尖前阻:z、c、s
4、舌尖中阻:d、t、n、l
5、舌尖后阻:zh、ch、sh、r
6、舌面阻:j、q、x
7、舌根阻:g、k、h
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些“阻”的意思:从字面看,7个阻就是7组不同的发音位置。这个声母用到哪个发音部位,它就是什么阻。比如:“双唇阻”,它就是发音时,我们要用到双唇,由双唇行程阻力,所以b、p、m按发音部位就叫“双唇阻”。其他6个阻也可以按这个方法以此类推。
二、按发音方法分类
简单来说,就是发声时按发音部位接触程度、气息流出方向来进行发音的区分。声母按发音方法可以分为 5类,分别是:
1、塞音:b、p、d、t、g、k
2、擦音:f、h、x、s、sh、r
3、塞擦音:j、q、zh、ch、z、c
4、鼻音:m、n、(ng鼻辅音)
5、边音:l
解释一下,这些“音”的意思:“塞音”通俗理解就是接触发声,除阻声断。“擦音”就是摩擦发声,除阻声断。“塞擦音”就是塞音和擦音两种发音的结合。“鼻音”就是气流从鼻孔流出,形成鼻音,除阻声断。“边音”就是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除阻声断。
三、按送气与否分类
送气呢,只在塞音和擦音中进行区分,判断的依据是发音时呼出的气流强弱,送气时气流较强,有喷发出口感觉的,称为送气音,比如:我们玩儿吹蜡烛游戏时,喜欢用到的一些词语,它的声母都是送气声母。而发音时呼出气流较弱的,称为不送气。
送气音有:p、t、k、q、ch、c
不送气音有:b、d、g、j、zh、z
四、按清浊的区分分类
清浊音区分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发音时声带颤动的为浊音,不颤动的为清音。浊音发声时呼出气流较强,而清音发声时呼出的气流较弱。
浊音有:m、n、l、r
清音有:b、p、f、d、t、g、k、h、j、q、x、zh、ch、z、c、s
通过刚刚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普通话语音中的声母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不了解,也没关系,刚刚的介绍,就是大概的普及一下普通话语音及声母的相关知识。希望在我后面的文章中,讲到一些专业名词时,大家能够有所印象。在接下来的每期文章中,我会结合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跟大家一一讲解每个声母的发音诀窍。
下周四我们正式进入声母“双唇阻”的学习,请大家先提前预习“b、p”的绕口令《八百标兵》,你会发现读得越快,越没办法读清楚。想读得又快又清楚,下期就认真听节目啦!
作业:
绕口令《八百标兵》
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03
专业名词复习
一、声母按发音部位分类:
1、双唇阻:b、p、m
2、唇齿阻:f
3、舌尖前阻:z、c、s
4、舌尖中阻:d、t、n、l
5、舌尖后阻:zh、ch、sh、r
6、舌面阻:j、q、x
7、舌根阻:g、k、h
二、声母按发音方法分类:
1、塞音:b、p、d、t、g、k
2、擦音:f、h、x、s、sh、r
3、塞擦音:j、q、zh、ch、z、c
4、鼻音:m、n、(ng鼻辅音)
5、边音:l
三、按送气与否分类
送气音有:p、t、k、q、ch、c
不送气音有:b、d、g、j、zh、z
四、按清浊的区分分类
浊音有:m、n、l、r
清音有:b、p、f、d、t、g、k、h、j、q、x、zh、ch、z、c、s